校园动态

淮海路旁一朵“七色花”绽放30年的秘密

发布日期:2025-03-24   来源:彭磊   

在童话里,七色花寓意着美、善良和希望。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路旁,有一所小学以七色花为名,用浪漫而安静的力量,守护童心破土生长。

如今,时间走过30载春夏秋冬。作为上海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七色花小学办坚守着以美立校,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以艺术为引领,用创新作驱动,呈现出立美育人,花开斑斓的生动图景。

美丽课堂

让创新在每一分钟发生

我期待上课时能有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我就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内心的喜悦。

我向往的课堂是彩色的,像童话世界一样,老师用有趣的故事教我们学习,每次上课都像探险一样新鲜有趣!”

每当老师允许我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就感到非常开心,因为我的想法还能让其他同学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我喜欢金点子时不时冒出来的感觉。

尊重每个人是很重要的。

一个有爱的校园,能听见孩子们的声音。这些声音,便来自于七色花小学的孩子们。

2020年度,七色花小学立项黄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指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校美育特色项目的创建与实践研究》,探索以学校美育特色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课程、课堂、环境等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内心诉求,一场针对全校学生的大调研开始了,通过访谈、论坛探讨以及问卷调查等多重途径,请孩子们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美丽课堂,探索怎样的教育教学改革,最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调研发现,课堂生动有趣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喜爱某一学科最主要的原因。,趣味性应成为美丽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于是,学校设定了互动、自主、呈示、对话、思考、民主六个观察视角下的20个具体观察要点,确定了美丽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程文化等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观察。各教研组在开展听评课时,通过随堂观察或者借助电子仪器开展记录,并在评课环节紧扣观察数据展开分析,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分组比赛、游戏、表演、手工制作、操作等方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课堂上跟随各科老师做起了思维体操。

数学课上,知识仿佛被注入了魔力——土豆变成了教具,年轮中藏着公式,地图考验着孩子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室化身为时间隧道,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可以用除法余数破解闰年的奥秘;从七色花小学到黄陂南路地铁站的距离是多少呢,面对老师的提问,四年级的学生不满足于用一种方法给出答案;如果老师有一张长方形纸片,你会选用什么图形铺出它的面积?经过讨论,孩子们自己发现了答案——用面积单位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平铺作为测量工具最合适。

音乐课上,艺术的边界正悄然消融。拍拍鼓点、编编动作、用软件搭配乐器,连乐谱上的符号都变得有趣了。老师把唱歌、跳舞、玩游戏和用科技结合起来,让音乐课不再是坐着听讲,而是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脚动起来的美妙体验。四年级《旋转的童年》课堂,老师带着大家玩起旋转游戏,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顺时针、逆时针转圈,蹲下又踮脚,像坐旋转木马一样。他们看着乐谱上重复的“3212”“2161”音符,发现这些音符连起来像圆圈,再对照歌词里重复出现的太阳、月亮、星星、地球,一下子明白旋律和歌词中藏着音乐旋转的规律。学二胡独奏曲《赛马》时,老师用二胡拉出马蹄声,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打开音虫软件选乐器伴奏:有的选大鼓模拟马蹄震动,有的用铃铛当马铃声,还有人用响板敲出哒哒声,全班合奏时仿佛置身草原赛马场。最热闹的是三年级《阿细跳月》课堂:地面投影出篝火,女生们围成圈拍手跳舞,男生们用平板弹电子三弦,还有人喊呦嘿助兴,仿佛真的置身彝族村寨。

在七色花小学,科学不是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而是沾着泥巴的校园植物观察日记,也是记载着失败实验过程的设计图。你不知道小鱼究竟爱吃什么?那就从家里带来菜叶、小肉丁,撒进鱼缸,屏息看着金鱼究竟会先吃哪一口。为磁铁哪里吸力强争得面红耳赤?那就用回形针盒、铁屑盆、磁性强弱传感器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测量。孩子们自己尝试调整风帆的迎风角度,比赛谁能做出行驶最远的风帆车之王;也自己不断调整钩码数量和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摸索归纳让杠杆平衡的规律。老师从苏州河的污染以净化过程入手,启发孩子们探索水质污染的原因,并尝试设计的净水装置。有小组找来了活性炭、咖啡滤纸、沙子等材料,一番鼓捣之后却没迎来成功一刻。在老师鼓励下,他们重新开始分析,究竟是哪一步结构出了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明白了在科学探索中,成功不在是唯一衡量标准,探究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要问七色花小学课堂的魅力何在?那一定是孩子们在课堂里玩玩转转,在多维互动的情境中解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与现象。校长陆燕萍说。

美丽课程 让课表拥有魔法

如果在最市中心的地段拥有一间展示自己作品的美术馆,该有多幸福!在雁荡路66号,七色花小学的孩子们,幸运地拥有了这份奇妙的体验。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从丰子恺的漫画中到了玻璃门上,提示路人推开这扇门,将会来到充满童趣童真的艺术空间:七色花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坊。学生的篆刻作品镶嵌在亚克力竖条的顶端,组成一片通透的书法森林,这是孩子们在艺术大师张炜羽和青年篆刻家彭磊的指引下进行创作的。翩飞的蝴蝶组成装置艺术,它们的身后,是一幅幅七色花的孩子们跟随海派剪纸大师李守白和女儿李诗忆学习剪纸的成果。创意美学展厅,一年级孩子将废旧用品变身纸杯礼花炮、风铃、万花筒、迷你水族馆,二年级孩子则用书签定格京剧课程的精彩瞬间,中庭展示的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护生漫画,和孩子们的丰子恺风文创作品相映成趣——在七色花小学,丰子恺漫画学习开展已近14年,学校不仅请丰子恺先生的外孙宋雪君爷爷给孩子带来艺术讲座,品童画,读童谣,也带着孩子们走进丰子恺的故乡去实践与体验。带着自己手绘的台历、雨伞、笔袋、收纳包,七色小花们每年在思南公馆举办思南奇幻日爱心义卖,在用手创造美的同时,更用心传递爱。

这个空间,只是七色花小学美丽课程项目的一个缩影。围绕着立美育人的目标,七色花小学构建了艺术大舞台”“律动俱乐部”“心灵小驿站玩美工作坊四大特色课程板块,通过艺术、体育、德育、科技四大领域课程,通过五年的时光,给孩子们创造丰富的成长经历。让家长们惊喜的是,在上海,一所公办小学竟然能变戏法式地呈现出一张令人眼花缭乱的课程表,篆刻、剪纸、京剧、丰子恺漫画、高尔夫、击剑、攀岩、棒球、冰壶一百样都有,并且,人人必修。此外,孩子们还能从歌舞剧、泥塑、舞龙舞狮、斯诺克、街舞、花式跳绳、小主持、格斗机甲、机器人、AI等课程中,根据兴趣自主选择。

学校把孩子们五年来的成长点滴,制作成照片墙,展示在每一个楼梯拐角处。欣赏着面前的一组图片,孩子的过往历历在目。从培育草头娃娃开始,逐步探索生命的奥秘;在种植豆类等简单的植物中,他们的耐心和观察力得到提升,也懂得了生命成长的不易……他们还会为学弟、学妹们解决疑难问题,如设计制作自动浇花器,展现出了创新能力。这些照片将那些欢乐、专注和求知的瞬间定格成永恒。五(3)班男孩马清远的妈妈感叹。

发出同样感叹的,还有不少洋家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全面的素质培养,让七色花成了很多在沪外籍家庭口口传播的择校热门。已经升入中学的法国女孩可露回到校园,最想念的是在在民乐团学二胡、和同学一起排练的日子。五年级男孩鲁杰罗来自意大利,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一他,一口普通话说得地道顺溜。妈妈瑞贝卡是一名艺术家,也成了学校的艺术志愿者。她不会中文,鲁杰罗自觉当起了翻译。妈妈解读东西方面具的不同,鲁杰罗一个孙悟空亮相,帅气可爱。2007年至今的17年间,学校与英国、爱尔兰、匈牙利、德国、挪威、意大利、丹麦、西班牙等多国进行文化交流,成效显著。七色花小学已与英国、爱尔兰、匈牙利的3所学校结为姐妹学校。近5年来,学校开展国际交流活动达20余次。20247月,上海市七色花小学成为第一届黄浦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员。

空间魔法上天入地拓展学习场域

站在七色花小学的操场上,如果一个成年人稍稍用点力气,足球就会飞上了隔壁居民家的屋顶。于是,这个市中心迷你校园将上海人历年来螺狮壳里做道场的智慧,用足在每一寸墙壁、走道和屋顶——教学楼外墙是攀岩墙,教学楼走道科学实验装置上墙,教学楼底楼大厅划出冰壶场地,可移动的隔板让同一个空间兼具劳技教室、乐队排练厅、美术教室的功能。

最让孩子们惊喜的是教学楼顶楼出的全新魔法空间——原先,为了解决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将五楼楼顶封闭成为室内运动馆;如今,在数字技术加持下,这里成了一个巨大的魔法空间。体育课上,顶部的投影装置把地面变成魔毯,可以将场馆一秒切换棒球、冰壶、高尔夫、击剑等不同场景,也能让孩子根据地面指示收集糖果折返跑打地鼠,一旁的魔法墙上,拯救咸鱼”“星际大作战”“见缝插针等人机互动游戏让运动不再枯燥。体育老师利用墙面空间创设模拟火箭发射倒计时的互动场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练状态,学生跟随音乐完成漫游天宫跑走交替复习与欢乐太空猫韵律模仿操,驾驶银河列车分组匀速跑。每次折返至魔法墙手掌触碰感应区时,墙面会立刻显示学生该次往返跑动所用的时间,孩子们也在老师指导下,读懂数据背后的运动奥秘。

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在漫天星光下冥想沉思,在巨大的锐角、射线、几何图形中,寻找数学规律……如今,除了体育,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心理等各学科老师也多次尝试通过魔法空间为课堂添彩。数学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数射线开展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按不同的规律有序地数数。学期结束,一年级英语老师将一学期的重点学习内容投影在魔法毯上,孩子们在观察动态图像的同时,听取英语指令,通过踩点、拍手等方式进行英语口语互动。老师们相信,若干年后,孩子们记住的不仅是单词、句型,更是和伙伴们共同闯关的快乐时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