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童心“桐”行促交流,文化传承起新篇——七色花小学春季实践活动暨三年级艺术大思政之丰子恺漫画课程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3   来源:彭磊   

人间四月天,研学正当时。49日,上海市七色花小学三年级师生及丰子恺漫画社团代表在陆燕萍书记、校长和部分行政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浙江石门镇,以“艺术大思政”为引领,开展了一场融合AI技术、文化传承与跨学科实践的创新研学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丰子恺的母校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师生的热情接待,以及七色花小学校外艺术辅导员宋雪君老师的鼎力相助。活动不仅深化了与石门镇中心小学的校际合作,更以科技赋能艺术教育,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爱心义卖传温情,携手公益践初心

春日暖阳里,七色花小学与石门镇中心小学携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子恺文化”爱心义卖会。七色花小学的“子恺文创天团”带来了会讲故事的便签本——轻轻翻动,童趣创意跃然纸上;磁吸书签像魔法卡片,展示着剪纸、篆刻课程的学习成果;晴雨伞撑开就是一幕护生漫画的写意小品。

而石门镇的"非遗传人"们则捧出子恺香囊、麦秆拼画、蓝印花布……小掌柜们用热情的声音讲解创作灵感,小顾客们睁大发现美的眼睛挑选心头好,古老的江南文脉与当代美育理念,就这样在童心的桥梁上美丽相遇。

课程展示亮特色,教学相长共进步

“当AI遇见丰子恺”特色课程展示中,七色花小学张寒欣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堂突破传统的跨学科实践课。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对丰子恺漫画进行智能分类与大数据分析,在AI辅助下精准提炼出“色彩素雅、造型简练、题画相生”的艺术特征。更令人惊叹的是,孩子们通过输入融合五育理念的创意指令,与AI协同生成了一系列兼具子恺风格与现代教育特色的漫画作品。

AI不是替代创作,而是帮助我们拓展美育边界。”张老师介绍道。这堂课首次将信息技术、艺术鉴赏与德育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既领悟到传统漫画的人文内核,又体验到科技对学习的重构——当孩子们用“丰子恺漫画”等关键词生成作品时,AI成为传递爱与智慧的“新画笔”。

作为两校友谊的见证者,宋雪君爷爷在现场传授两校学生丰爷爷家训,在孩童的心田中埋下“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智慧种子。

作为两校友谊的见证,宋爷爷一手牵起海派文创的韵味,一手交过江南春食的甜美,还将亲手绘制的漫画作品赠与了两校校长,祝愿两校友谊长青。

田园野餐享自然,劳动教育润小花

午后,师生们来到石门镇“猪舍里”生态农场。在鲜花环绕的草坪上,孩子们分组协作铺餐布、分食盒,分享自己喜爱的事物。

"猪舍里"探秘让大城市来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快看!小猪也有'跑步机'!”在现代化养猪基地,小朋友们发现了许多新奇事:会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产房”,帮助猪妈妈照顾宝宝的“育婴室”,还有记录每只小猪健康的"电子身份证”。“这些猪猪住得比我家宠物还舒服!”小花们一边观察,一边听饲养员阿姨讲解科学养殖的知识。

缘缘堂里寻文脉,文化传承启新程

沿着古朴的小巷,同学们来到了丰子恺先生的故居——缘缘堂。听讲解老师讲述”缘缘堂”的“前世今生”和丰子恺先生“处处可爱”的一生,小花们仿佛看到了大师伏在在书桌前挥洒画笔的场景。旁边的丰子恺漫画馆内陈列着丰子恺的生平事迹,并穿插着他的精品画作和用品遗迹。孩子们在这里再次领略了漫画文化的魅力,体会到这位国学大师的智慧、才华和爱国之情。

本次研学之旅是七色花小学“艺术大思政”课程的一次突破性实践,通过“子恺文创义卖”“子恺漫画新课堂”“子恺故居参观”“子恺故乡文化探寻”一系列活动,让小花们深刻感悟了丰子恺的艺术魅力和家乡文化。通过与石门镇中心小学的合作,我们将继续传承“子恺”文化,深化“子恺”文化课程建设,让科技与人文在美育土壤中共生共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