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七色花小学又有两位教师获得2021年区园丁奖称号。他们用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职业内涵,用责任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师者的风采,人格的魅力,初心和坚守。
王冬燕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严谨踏实,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她爱学生、爱学校,她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希望,在播种中收获硕果。她用行动展示七色花教师的形象,用她独有的方式演绎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情怀!
拔节孕穗
王冬燕老师注重关心孩子成长的每个重要时期,辅导的集体积极向上,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充满凝聚力。培养少先队干部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参加学校“星光大道”活动,锻炼了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集体协作力、凝聚力;班级实行班长每日轮换制,推行的制度让每个孩子对集体都负起责任,培养了孩子具有主人翁精神;创设“七色传真”,构建了家长、老师、学生每天敞开心扉交流的平台,构建家、校、社区联动。孩子们撰写文章、王老师负责审阅、家委会负责排版出书,书送给学校低年级的孩子,送到社区。王老师还带领孩子们参加社区春晚表演、各类创新竞赛等活动。市道德风尚好少年、学雷锋好少年、创新科技一等奖,都出自王老师班级。王老师带领的集体获得区“快乐中队”称号,她也两次获得区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
循循善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王冬燕老师工作的座右铭。为了教会一个学生,她可以花费不知多少个课余时间,循循善诱。小沈是年级组出了名的“淘气王”,每次上课最多听十分钟。上课时,王老师想尽办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 课堂上小沈的一个亮点王老师都会大大表扬。她经常利用课间找小沈谈心,鼓励小沈要努力学习,树立自信心,培养自控能力。中午休息时,傍晚下班时,老师们常常可以看到小沈在接受王老师手把手式的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小沈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她的辛勤付出有了回报与收获。
开拓创新
王冬燕老师一直任教语文,她对自己的业务要求是“开拓创新”。她认为,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将现成的理解喂给学生,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方法教给学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基于这样的观点,她的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她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年级组前茅的。王老师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现代教师要学做一潭源源不断的活水池。”她认为教学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中进取的。当教材改变成统编教材那一刻起,王老师就积极参加市区各类培训。平日里,她认真地备课,而且更多地去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真正感知生活语言,体会说话、文学的价值。王老师作为学校的老教师,从来不服老,永远冲在科研的前线。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努力实践新课改,积极实践“美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参与《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与评量手册的实践研究》及《七色花大阅读课程的实践研究》等等,不断充实自己,借助科研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勤勉踏实
“勤勉踏实”是王冬燕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她在平凡的工作中甘于奉献、勇挑重担。班里转来一位德国孩子,一句中文都不懂的他被安排在王老师四年级的班级中,对于不能用英语交流的王老师实在是一种挑战。自从接受了一个德国孩子后,王老师为了帮他补习中文,自学起了英语口语。清晨、傍晚,都能看到年近半百的王老师自言自语地在练习口语的身影。一学期,她就能跟德国孩子交流了。孩子的中文能力明显提高,不仅能说,还能写简单的中文句子了。
周颖老师是学校德育教导,也是一名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她勇于承担,甘于奉献,做学生喜爱的老师是周颖老师不变的教育初心。凭一颗爱心做人,使她在十三年的教育工作中以踏踏实实的作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坚持以德育人,促进和谐发展
周颖老师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她主动作为,对待工作总是尽心尽责、尽善尽美。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督促她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通过细化各项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提升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来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周老师注重丰富德育活动,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以突出德育实效。她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参与组织策划了学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周老师参与策划组织的《知史寻源看发展 爱家爱国立信念》学四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和《学党史迎百年 祭英烈润童心》庆建党百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被多家网站媒体转载报道。她注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教育管理。健全完善了《七色花小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总则和分年级细则》;组织多次德育专家专题培训,加强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多角度强化学生的道德建设和安全教育,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等等。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意识到“以德育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关爱集体中每一个孩子,把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抓手,积极主动与家长开展互动,让班级工作呈现了良好的面貌,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在疫情期间,她对于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继续坚持学习、树立信心,顺利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她注重“劳动教育”,在各类活动中,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习得必备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她曾组织学生参与“大手牵小手 我为社区做贡献”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思南奇幻日”爱心义卖活动;各类主题家长沙龙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了家校合作,提升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立足教学根本,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校级骨干教师,周颖老师立足教学实际,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她善于运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在师生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她积极参加各级教研培训,珍惜每一次学习和磨练的机会。除了校内的教学研讨,还曾多次进行区级公开教学展示。每次有了课堂设计的好设想,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随手做记录,以便在课堂中做进一步尝试。课后,她也总会做即时的反思和调整,并乐于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调整建议等与英语组的老师们分享。她善于捕捉学生的课堂反应,并给予及时反馈,激发学生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她在黄浦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她所执教的课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教育部和上海市评选为“优课”。
周老师不仅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灵动的课堂、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创新实效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她坚持贯彻“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抓差补缺。
不断悉心学习,精进专业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周颖老师坚持英语阅读和口语训练。2015年,她开始在职研究生的继续教育。通过三年的学习,她在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改进、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提高,以学促教,学以致用。
周老师还积极参与区级、校级课题研究,提升教学品质。她领衔的区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板书的优化设计及运用研究》今年立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