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色

寻音百年殿堂 立美润泽童心 ——七色花小学以美育研学拓展艺术教育新维度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源:彭磊   

五月的梧桐光影中,七色花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优秀家长的鼎力支持下踏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研学之旅。这次研学活动由“行走校园”“参观东方乐器博物馆”“参观校史馆”三部分组成。这既是一次校外艺术实践活动,更是学校“立美课程”体系的生动延伸,通过“行走的艺术课堂”实现美育浸润、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的深度融合。

上海音乐学院,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高等音乐学府,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作为城市中心的璀璨明珠,充满艺术氛围的学院之内还镶嵌着“音乐城堡”“城市音乐会客厅”等六栋风格迥异的百年老洋房,更为这所著名院校增添了一份浪漫的人文气息。漫步校园,不时有乐音传入耳中,似乎空气中亦弥漫着美妙的音符。

继上次与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合作的“民族乐器进校园”活动后,今年我们再次带领学生们深入场馆,围绕“金声玉律颂中华”主题进行沉浸式学习。小花们零距离观看了“乐史熠熠、古今相继”“乐声袅袅、融贯神州”“乐音振振、赓续文脉”三大版块的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细细聆听讲解员讲述了中华源远流长的民族器乐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无不赞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当课本知识与实物乐器产生共振,音乐史化为可触可感的文明密码,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

走进上海音乐学院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老照片与珍贵资料。在上音“海尚音”社团研究生姐姐的娓娓讲解下,小花们认真地聆听并了解到上音的发展史及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师。

那些原本只出现在音乐课本中的音乐家、作曲家一一呈现于眼前:创作了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贺绿汀、创作了生动的钢琴小品《儿童组曲》的丁善德老师、以及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唱家——现任院长廖昌永……在这里,课本中的人物有了具象的认识,如此鲜活、如此亲近,好似与学生们隔空对话呢!

这种将音乐家精神谱系融入研学实践的做法,正是学校“尚美·融合”教育理念的具象表达——让艺术教育超越技能传授,成为滋养品格的精神源泉。

作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校,七色花小学始终践行"大艺术课程观"。此次研学通过"家校社"协同机制,邀请专业家长参与研学实践活动设计;与高校共建“艺术实践基地”,将百年上音的建筑空间转化为立体教科书,实现美育与智育、德育的有机融合。这种“开放·合作”的办学追求,正不断打破校园围墙,构建起“社会大美育”的生态圈。

“立美育人 七色花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将持续深化五育融合实践,让每一次艺术邂逅都成为点亮生命之美的火种,培育既有审美情趣、又具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分享到: